English

院士资源能共享

1999-02-06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叶辉 我有话说

某教授要调走的消息一经在浙江某大学传开,马上引起震动。一个大学,调走一个教授算什么?

问题是某教授是院士。一个大学走掉一位院士,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件小事。

其实,院士调动本属正常,院士是国家的财富,并非单位财产。但在人人意识到“所有的竞争都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将是高层次人才的竞争”这一观念后,人们对人才更加重视了,谁都不想落下个不重视人才的骂名,更何况要调走的是一位院士。

就在某大学为将走掉一位院士议论纷纷时,浙江工业大学却一片喜气洋洋——该校从吉林和上海“挖”来了两位院士。

“不能说挖来啊,他们是跨单位工作。你可不要报道,不要给他们的工作增加压力!”浙江工大党委书记王国榜1月20日会见记者时说。

其实,浙江工大引进院士的工作早在1995年就已开始,学校组织了一个班子,由书记、校长亲自负责,专门从事院士引进工作。在该校,这一工作被称做“院士工程”。

浙江工大自1993年以来发展神速,学生数翻了一番,现已达到8000多人。作为浙江省省属规模最大的大学,该校领导却感到自身的弱点:省属重点大学应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而该校参与地方重大课题、重大项目的决策还不够,原因自然是该校重点学科、知名的学术带头人缺少,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形成学科龙头,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引进强有力的学科带头人。

“院士工程”于1995年正式启动,校领导、人事处的工作人员开始关注院士,有关院士的档案资料被悄悄收集起来。但是工作的进展却很缓慢,原因是,这些高级精英人才各单位都严加把守,绝不会轻易放走。但该校领导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继续着。机会还是来了。

1998年初,全国院士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一次难得的接触院士的机会,该校领导分几路出击,走访院士,请院士来学校讲学,对院士进行感情投资。东北某大学的宋玉泉院士就是这样走进浙江工大的。

宋院士在超塑性研究领域卓有成就,他对超塑性变形及其成形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拉申、胀形和挤压的力学理论以及实验方法等方面都有系列性的创新和突破,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特色。他在这一领域连续承担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学术界对他的评价是“把超塑性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所属研究领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

院士会议后,王国榜等校领导先后3次专程赴吉林邀请宋院士南下工作。王国榜和校长吴添祖还多次给宋写信,殷切相邀。三顾之情终于使宋院士感动了。当王国榜和吴添祖在信中说到只要他来,该校将为他提供300万元启动资金,成立超塑性与塑性精密成型研究所和汽车零部件塑性加工研究中心时,宋院士动心了。经过再三考虑,他终于作出决定。他在1998年10月7日复信表示,愿意每年用6个月时间到该校主持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及汽车零部件成型中心工作。

就在该校与宋院士接触时,一个消息使王国榜、吴添祖心花怒放:与他们已保持了一段时间联系的上海某研究所沈寅初院士开始办理退休手续。沈院士是浙江人,早就表示愿到浙江“发挥余热”。真是天假其成!事不宜迟,该校领导马上赶赴上海。

沈寅初教授是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和生物农药研究,70年代即研究成功井冈霉素这一我国第一个用量最少、对环境最安全、对人畜无毒害的新农药,为我国生物农药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80年代他完成了微生物催化法生产丙烯酰胺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套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大宗化工原料的工业化装置,开创了生物催化在化工行业中应用的先河。在他刚满60岁时,因所在研究所改制成为企业,他就打了个要求退休的报告并获单位批准。

王国榜、吴添祖闻讯窃喜:60岁对一个院士来说正是干事业出成果的黄金季节,沈院士一退休,工大就可以正式把他调来。双方一来二往越来越投机,感情越来越融洽,沈院士作出决定,他在给王、吴的来信中表示,能在晚年回到故乡并为故乡作贡献,他很乐意。“我的研究成果大都在浙江的工厂里实现产业化,我和浙江的许多企业家有着多年良好的合作关系。”

谁知好事多磨。沈院士的上级某领导获知一个院士要调走,马上感到问题的严重,断然关门,院士不存在退休问题。已经领了一个月退休金的沈院士走不了啦。

怎么办?沈院士已有诺在先,不能违约。经过一轮轮的商讨,最后达成协议,沈院士身分两地,两头兼顾,一半在原单位,一半到浙江工大。

1998年11月,两位院士到位,他们都在浙江工大树起旗帜,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聚集在两位技术权威的麾下,科研工作已顺利展开。

浙江工大给院士的待遇是丰厚的,每月津贴3000元,年活动费每人2万元。

浙江工大校长吴添祖对记者说,院士是国家的宝贵财富,院士跨单位跨地区工作,实现资源共享,这是一个良好的趋势,这种做法有利于校际间的交流,有利于学科间的交叉,避免近亲繁殖,还有利于跨地区的合作。引进院士可以借鉴企业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总之,让院士的宝贵财富受惠于更多的单位,让院士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于国家于集体都是一件大好事。

两位院士到位,“院士工程”该竣工了吧?“早呢,我们还要引进几位院士!”吴添祖说。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